月內守則
飲食叮嚀
攝取完整充分營養
完整的營養才能補充生產時流失的養分,充分的營養才能分泌足夠的乳汁。選取營養高、熱量不高的食物,吃對飲食,才能健康瘦身。
攝取當季新鮮蔬果
攝取適量蔬菜、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及纖維質,有助於腸胃蠕動。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K的深綠色蔬菜,可以幫助通便及傷口癒合。
最好少量多餐
產後腸胃比較疲弱,最好是採用「少量多餐」的方式進食,因為一次吃下太多食物,腸胃道無法吸收,甚至容易造成腹瀉、便秘。
多吃老薑、月子水
老薑、月子水有溫補的作用,可以溫熱子宮及促進血液循環,增加抵抗力。
適量攝取水分
很多產婦在月子期間會特別口渴,喝水有助於身體新陳代謝。哺乳媽媽如果水分攝取不足,奶水會變少。建議每天至少要補充2000cc的水分,以熬品、溫水為宜,少量、慢慢地喝。
避免堅硬、油膩食物
選取容易消化的食物,才能有好的吸收,避免吃太硬、太油的食物,徒增腸胃負擔。不吃生冷、未煮熟的食物。
避免攝取過多鹽分
過鹹的食物不利於乳汁分泌,攝取過多鹽分會影響水分代謝,坐月子期間不宜食用太鹹或醃製類食物。許多產婦都有四肢水腫的問題,要控制鹽分的攝取。
避免甜膩、刺激性食物
食用巧克力、大蒜、洋蔥及辛辣食物,乳汁會含藏該種食物的味道。而太過酸辣的食物,會影響情緒及睡眠。
避免過度吃補
吃得太補會阻礙水分及惡露的排除,補品最好在血性惡露結束後再食用。
避免寒涼食物
產後身體虛弱,應避免寒涼食物,如蘿蔔、白菜、水梨、西瓜,以及易引發過敏的芋頭、芒果..等。
切記吸菸、喝酒
不可吸菸、喝酒,不要碰含咖啡因的咖啡、濃茶。不吃含有化學物質的糖精、醃製品..等。
蔬果小心清洗
蔬果中附著的農藥,不免進到乳汁中,應慎選蔬果清潔劑,細心清洗。
服用藥物必須經過醫師處方
藥物會透過母乳到嬰兒身上,有關營養補充品或藥品服用,必須請教醫師。
營養攝取
攝取全面性的營養
蛋白質
足夠的蛋白質對增加乳汁分泌非常重要。蛋白質是生命物質的基礎,也是身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。內臟類宜少量攝取,避免膽固醇過量,肉品上的油脂可以去掉,避免攝取過多油脂。蛋白質不像脂肪可以儲存在身體裡,應適量攝取,一次吃太多不但浪費也會增加身體負擔。
碳水化合物
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身體熱量,幫助產婦恢復大量流失的體力。
食物來源:糙米、紫米、胚芽米、根莖類蔬菜、全穀類製品。
脂肪
脂肪是構成腦組織的重要物質,對寶寶成長是很重要的營養,不可以拒絕攝取脂肪,但仍小心不要過量。
礦物質
礦物質包含鋅、碘、鎂、鈣、鐵、硒、鈉…等。礦物質是組織和成長,骨骼維修和健康所必須。除了鋅以外,多數的礦物質都廣泛分佈在食物內。食物來源:
鋅:芝麻、黃豆、牡蠣、蛋黃。
碘:海帶、紫菜、鱈魚。
鎂:黃豆、杏仁、堅果、鱈魚、旗魚。
錳:蕎麥、燕麥。
鐵質
以中醫的觀點來看,含鐵的食物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,主要存在於紅色食物中。哺乳媽媽要多攝取。食物來源:紅豆、紅莧菜、紅鳳菜、紫菜、髮菜、櫻桃、豬肝、豬腰、紅色肉類。
鈣質
鈣質能供應寶寶成長發育的需求。哺乳媽媽飲食中鈣的攝取量不足時,為了維持乳汁中鈣含量的穩定,母體骨骼會釋出鈣質輸送到奶水中以供應寶寶的需求 。為了避免媽媽日後骨質疏鬆,應充分攝取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。
維生素
維生素是人體正常代謝必需品,且是酵素的成分體,幫助完成體內化學反應,也是荷爾蒙的成分物質,維生素對於媽媽及寶寶都很重要。食物來源:
維生素A: 地瓜、胡蘿蔔、菠菜、綠花椰。
維生素C: 綠花椰、彩椒。
維生素B1: 紅豆、堅果、麥片、穀類、瘦肉、肝臟。
維生素B2: 糙米、燕麥、芝麻、核桃、酵母。
維生素B12: 蛤、蛋、乳酪、牛肉、牛乳。
日常食物及常用中藥屬性
溫性食物
水果:櫻桃、芭樂、鳳梨、金桔、楊梅、桃子、杏子、栗子。
蔬菜:紅蘿蔔、油菜、大頭芥菜、南瓜、韭菜。
五穀肉類:糯米、紅糖、麥芽糖、大蒜、香菜、老薑、蔥、茴香、醋、牛肉、雞肉、蝦、鱔魚類、淡菜、羊奶、雪蛤
藥膳中藥:黃耆、冬蟲夏草、紅棗、五味子、刺五加、熱地、當歸、何首烏、桂圓、丁香、杜仲
溫和食物
水果:葡萄、檸檬、木瓜、琵琶、李子。
蔬菜:茼蒿、花椰菜、包心菜、豌豆、四季豆。
五穀肉類:花生、黑木耳、玉米、橄欖、豆漿、白米、糙米、黃豆、黑豆、紅豆冰糖、魚肉、豬肉、雞蛋、燕窩。
藥膳中藥:黨蔘、茯苓、山藥、黑豆、枸杞
涼性食物
水果:蘋果、蓮霧、番茄、甘蔗、香瓜、柳丁。
蔬菜:白蘿蔔、葫瓜、冬瓜、絲瓜、黃瓜、山竹、蓮藕、小白菜、芹菜、萵苣、茄子、菱角、香菇、冬菇、蘑菇等姑類。
五穀肉類:白木耳、綠豆、豆腐、茶、麻油、生薑皮、無花果、蜂蜜、烏骨雞、鴨、蟹、鰲、蛋白、牛奶、小米。魚類涼性為多,加薑煮則變溫。
藥膳中藥:石斛、黃精、麥冬、百合、玉竹、薏仁、靈芝。
寒性食物
水果:西瓜、水梨、柚子、葡萄柚、椰子、橘子、火龍果、楊桃、柿子、香蕉、桑椹、奇異果
蔬菜:黃瓜、苦瓜、空心菜、茭白筍、豆芽、紫菜、海帶、西洋菜、豆豉、荸薺、大白菜、蘆薈。
五穀肉類:任何冰品、小麥、蕎麥、食鹽、醬油、白砂糖、蛤蠣、蚌類。
藥膳中藥:決明子、七葉膽、菊花。
熱性食物
水果:榴蓮、龍眼、荔枝。
五穀肉類:辣椒、乾薑、黑麻油、胡椒、羊肉、核桃、任何燻、炸、烤物、咖啡、咖哩、酒、煙、檳榔。
藥膳中藥:麻油雞、薑母鴨、羊肉爐、十全大補、四物湯、肉桂、鹿茸。
發性食物
易加重皮膚濕疹、痤瘡、發炎性病變:芫荽、芒果、筍、豬頭皮、香菇、蘑菇、鵝肉、不新鮮海鮮。
脹氣食物
蕃薯、芋頭、馬鈴薯、高麗菜、牛奶、煮蛋、汽水、可樂等。